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教研组动态(第七十一期)
2023.11.21

语文组:


指向发现问题,优化教学策略

本校讯(通讯员/庞利萍、摄影/庞利萍)11月16日,语文组召开教研组会议。

会上张振贵老师分享“一生一案”案例。他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并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发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张振贵老师的分享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会上,赵彩玉老师、张振贵老师分别进行期中考试A类卷、B类卷的分析。先从命题的双向表入手,对段考试卷与平时的练习进行对比,提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完成练习习惯。

图片1.png

 

数学组:


期中质量分析,在反思中提升

本校讯(通讯员/文丹)为深刻了解学生学情,提升教研质量,数学教研组于11月16日召开教研组会议,对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

高二、高一备课组长就本次期中考试依据各类别学生考试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存在的学习行为问题,提出教学改进方案和培养目标。此外,各年级备课组长对从第一届“宏德”名校长报告暨新高考论坛中的所获所得发表感想,提出对新高考教学的深刻感悟。基于本组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研组长叶海燕提出,高三备考任重道远,教师要做好总抓手,学生要针对薄弱点进行查缺补漏,建议教师以问题导学为导向,使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外语组: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本校讯(通讯员/韦莎莉、摄影/沈太何)11月16日,高一英语组召开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议。

会议分析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通过分析学生答题卡,发现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讨论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次备课组会议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谈论,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热情,确保本学期教学有序开展。

图片2.png

 

政治组:


团结合作 共谋进步

本校讯(通讯员/薛伊丽、摄影/薛伊丽)11月15日,政治教研组开展教研会议主题为“团结合作、共谋进步” 2023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会上高一年级备课组长何春柳老师、高二年级备课组长隆晶晶老师分别对本次各年级期中考考试分析,展示了本次期中考学生的考试情况,分析在复习考试时碰到的问题,以及准备着手的措施,商量课程进度。高三年级由黎燕媚组长分析高三摸底考试成绩,主要探讨不足与措施,提出加强集体备课,合力推进共同进步。

图片3.png

 

历史组:


落实三新课堂,科学备考

本校讯(通讯员/徐志伟、摄影/徐志伟)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落实新课改中的三新课堂新形势,把握新高考的备考方向,第十二周,高三历史备课组前往南宁三十三中、南宁八中、南宁一中进行视导课的学习。

本次的外出学习,老师备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小专题教学的模式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课堂上更多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本次的学习和分享,认识到面对新课改、新高考,要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关注与高考和课改的相关信息,做到科学备考,把握大致方向,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图片4.png

 

地理组:


外出学习拓视野,且学且思促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冯爱良、摄影/冯爱良)11月13日—17日,地理教研组先后派代表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上分享学习成果。

梁春燕老师分享了此次的课堂采用项目式活动教学法,将学生分成生物组、矿产组、空间组和影响组,让他们分组通过去实地考察,上网搜集资料,手工制作模型等,在课堂上分享学生点评,老师归纳总结,达到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陈杰老师给分享了“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和“新高考特点”。

图片5.png

 

物理组:


课标引领,与时俱进,探讨有效物理课堂

本校讯(通讯员/文武、摄影/文武)为深入研究和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11月15日,物理科组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的研讨。

为展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梁夏老师上了一节《平抛运动》校级公开课,此次公开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随后物理教研组集中研讨本次公开课,梁夏老师对本次公开课的设计理念、思路做了阐述和反思。物理组老师进行点评,针对新高考教学的困惑点和解决办法及新高考新课程实施规划分享策略。

图片6.png

 

化学组:


深化品质课堂  创新复习模式

本校讯(通讯员/邓小兰、摄影/邓小兰)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研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1月13日,梁艳梅老师代表化学教研组上了主题为《高三化学复习课模式初探——以“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例》的校示范课。

梁老师在《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这一课中,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古人如何通过物质的转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导入,进一步切入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实现金属的转化,引出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的必备知识,学生自主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归纳总结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铁三角”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高考题。

整个过程以问题导学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联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问题任务以及对问题的解决策略是动态的,学生的探索是开放的,学生之间的评价是交互生成的。整个过程探索与实验并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学生个性体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重教学过程更重学科思维的渗透,较好展现“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三新”课堂教学模式。

图片7.png

 

生物组:


分层作业助力因材施教

本校讯(通讯员/黄小芳、摄影/黄小芳)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11月14日生物组教研活动对分层作业展开了实施策略的研讨。

韦国德老师围绕分层作业的意义,提出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必须进行分层作业布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作业,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以教材中的例题、练习和基础实验等为主。面向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注重提高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主要以综合应用题、探究性实验题为主。

通过实施分层作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8.png




                                    

 

 

整理:黄飞职

审核:陈云霞

编辑:黄飞职

责任审核:余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