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砥砺研思勤深耕
本校讯(通讯员/邓婷婷、摄影/谢艳香)为展示我校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10月24日,语文教研组召开以“砥砺研思勤深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主题教研展示了黄知韫组长的《共情阅读的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结题报告和韩宇老师做第三届“八桂大讲堂·教研之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课例展评活动的学习心得分享。
会上,黄知韫组长详细汇报了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展示、遇到的挑战及未来推广的设想,体现了教师们这一年的教研思考与实践。韩宇老师分享了课堂教学课例展评活动中的同课异构的创新点和切入点,启发教师备课应做好“研—教—思”。
经过本次活动,语文教研组将继续秉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持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数学组:
互鉴互学促发展,且行且思共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韦嘉丽、摄影/韦嘉丽)10月24日,为进一步探索我校复习课的有效复习模式,充分发挥优质课堂的引领作用,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新高三的复习课的公开课。
蒙锦早老师给2202班的学生成功的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在教学过程中,蒙老师讲解仔细,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会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书写,还会从高考评分细则的角度对解题步骤进行分析。黄华彩老师和叶海燕老师对蒙老师的课堂进行评课,充分肯定了蒙老师的课堂。
通过这次公开课,各位老师都在课堂中相互学习到很多,且行且思共成长。
英语组:
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韦日昭、摄影/韦日昭)10月23日,英语教研组召开教研会议。
会上,梁萍老师分享了她参加的第三届“八桂大讲堂·教研之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课例展评活动的收获和感受。通过她的分享,全体英语老师感受到了不同学校之间教学风格的差异,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同时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既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韦日昭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通过此次学习,老师们更加懂得读后续写的授课模式,知道如何带领学生去分析文章,去加强学生的写作逻辑能力。
最后三个年级老师有序开展备课,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为讨论主题,计划接下来的授课安排,为在期中考试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此次教研组会议激励了全体英语教师探索的激情,使大家更加明确了教学的方向。
政治组: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为了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小立德、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10月21日至25日,政治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读书节的号召,举办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名著人物、共产主义社会我来绘手抄报比赛。
高一高二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结合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内容,绘制手抄报,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表达了对伟人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憧憬。
读书没有完结式,只有进行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拓展多样化的阅读模式、展现成果的形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启智、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让读书成为宏德学子的新风尚。
政治组:
科研之路漫漫亦灿灿
本校讯(通讯员/陈壮玲、摄影/陈壮玲)10月23日,政治教研组教师开展了主题为《基于“三新”背景的政治高考备考探究与实践》结题报告教研活动。
会上,黎燕媚老师从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成果、实践效果及研究反思与展望等方面做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黎老师强调了教师要加强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指出教师要明确新高考的要求,这对于如何制定高三的备考计划和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大家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任务,理清了研究思路。科研之路漫漫亦灿灿,相信课题研究在教师们的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下,能更上一个台阶。
历史组:
承古育今,剧舞青春
本校讯(通讯员/黄文艳、摄影/黄文艳)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10月21日,我校历史教研组在明达楼五楼会议室举办历史读书节表演朗诵活动。
孙有璋老师强调了历史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经典历史书籍,感受历史的魅力参赛学生们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通过朗诵、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李大钊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片段,《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宣言》的精彩节选内容等篇章篇章,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深情婉转,将历史人物的风采和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朗诵和表演,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鸣与升华。
地理组:
探秘地表形态,共绘地理教学新蓝图
本校讯(通讯员/方世雅、摄影/方世雅)10月25日,地理教研组组织进行公开课活动。活动由张倚源老师进行授课《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堂上,张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张倚源老师首先通过自己大学研学的系列图片,带领学生们进入了地表形态的奇妙世界。在各种美图中,山川、平原、丘陵各地聚落等自然景观逐一呈现,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随后,张老师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分类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公开课结束后,地理组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对张倚源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细致的评课。教师们对张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内容丰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组:
求真以“物” 育人以“理”
本校讯(通讯员/王人永、摄影/梁剑财)为提高教师们的研究水平,积极开展课题研究。10月23日,物理教研组召开教研会议。
会上,梁成宗老师做《三新下对高中物理学困生有效教学指导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汇报,杨光锦老师做《2024“三新”背景下高三物理备考抓什么》结题研究报告。两位老师主要汇报了所研究课题的过程、成果展示、挑战及未来推广的构想,凝聚了一年以来物理组的教学实践成果。
杨丽红老师进行指导,杨老师对课题的研究和标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大家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和实践水平,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化学组:
参加校外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本校讯(通讯员/谢丽梅、摄影/梁小华)10月21日—24日,化学教研组教师代表前往南宁三中五象校区,参加关于《广西教育研究院关于开展第三届“八桂大讲堂·教研之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课例展评活动》培训。
此次活动中,共有14节精彩的化学课例进行了展示。参赛教师们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场教学演示等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
通过此次活动观摩学习,教师代表收获了很多。首先,他们学习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其次,他们及时将在活动中学习到的优秀经验、见识等分享给本校教师,增强了教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倡导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我校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组: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
本校讯(通讯员/黄舒佩、摄影/黄舒佩)为促进生物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探索生物教学的创新路径,10月21日,生物教研组进行公开课听课活动。
本次公开课由教师徐中龙老师准备,内容为《3.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以体温调节为例》。
在课堂上,徐老师充分展示了他的教学风采和专业素养。他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生物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导学生归纳了产热与散热机制。同时,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上台展示体温调节模型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次教研学习,生物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教师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促进了教师能力提升。
编辑:黄飞职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