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教研组动态(第一百一十二期)
2025.01.06

语文组:


示范展风采,共研促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黄知韫)1月2日,语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活动中南宁三中老师分别为高三年级2223班和2227班的学生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黄老师的课题为《信息类文本之比结构层次梳理主观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类文本的结构层次梳理技巧,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陈老师的课题《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理解句子丰富含义》聚焦于高考散文复习,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散文中句子的深层含义,为高考语文备考打下坚实基础。

课后,进入交流环节。高三年级备课组与三中名师就高考备考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和备考方案。

 

数学组:


探索教学新模式,引领优质课堂

本校讯(通讯员/张莉)为进一步探索数学新授课模式,充分发挥优质课堂的引领作用,1月2日,数学教研组开展教师新授课模式实践教研活动。

活动课堂上,兰国伟老师首先回顾在单位圆中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并对同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使同学们对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随后,他详细讲解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利用图形与实例,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应用。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还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新授课模式实践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

 

英语组:


读后续写示范课引领教学新方向

本校讯(通讯员/韦日昭)1月3日,英语教研组教师在明诚2楼听取南宁三中名师带来的读后续写“Peace on Earth”示范课,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

在示范课中,南宁三中老师首先深入讲解了“读什么”的关键要素。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剖析文本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脉络、故事背景以及关键情节的发展走向,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原文精髓,为后续续写搭建稳固框架。关于“怎样写”,老师着重强调了对话在续写中的巧妙运用,展示如何依据人物性格塑造真实生动的对话内容,借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升华主题,让故事连贯且富有逻辑性。同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激发创意灵感,并对学生的续写片段进行现场点评,指出优点与改进方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为参会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让大家对读后续写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策略。教师表示,将借鉴示范课中的方法,优化自身教学,助力学生在英语读写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共同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迈向新台阶。

 

政治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良品德

本校讯(通讯员/黎燕媚、摄影/黎燕媚)为通过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学期政治组开设学科社团编织社。

社团从最开始的拿针穿线开始教起,从钩针到棒针,社员们都非常认真,动手能力很强,社团活动中,社员们不仅学到了编织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教研组以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让知识走进学生的心中,学生们积极参加,认真领悟,效果良好。

图片1.png


历史组:


深耕课堂硕果香,凝心聚力新征程

本校讯(通讯员/王抒慧)为及时地梳理和总结本学期工作的经验和亮点,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提升,1月3日,历史教研组召开期末总结会议。

会上,王组长对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进行回顾,包括在教研组组织公开课、社团活动、高二年级开展校内读书节、高三校内两项课题的开展、全体老师参加南宁市的各项培训等,肯定了本学期历史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成果,感谢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经过本次会议,历史教研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度开展教学研究,以教研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以团队引领创新学科特色,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添佳绩!

 

地理组:


深耕课本,研究试题,找准思路  

本校讯(通讯员/张倚源、摄影/张倚源)1月3日,高一地理备课组开展高一复习相关内容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着重以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展开,高一地理备课组组长巫群凡老师以课程标准出发,构建对应的大单元教学思维导图,帮助高一地理备课组的老师理清了复习的思路,随后从学情出发,将期末考试对接高考,将高考的评价体系切实深入到课堂和备考当中去,提到“地理作为一门应用类型的学科,需要我们授课教师深入课本,研究考题和考点,为学生找到答题技巧,引导学生注重答题过程。”

高一备课组还进行了周测的质量分析,真正做到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图片2.png


物理组:


探索物理奥秘,点亮科技之光

本校讯(通讯员/梁夏、摄影/梁夏)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意识,12月30日,物理教研组积极参与科技节活动。

本次科技节活动物理组精心准备了手摇发电机、奥斯特实验演示器、电磁火车、爱的魔力转圈、楞次定律演示、静电感应起电机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光的折射全反射演示、比赛放回形针、吹兵乓球过水杯等项目,培养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实验的能力。

希望广大师生以科技节为契机,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科技节活动的质量。

图片3.png


化学组:


点亮科技之光  探索化学之美

本校讯(通讯员/邓小兰、摄影/邓小兰)为激发同学们对化学这一学科的探索欲望,将化学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可触可感的实际体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2月30日,在科技节活动中,化学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铁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转换”“黑枸杞的变色奇遇记”“自制水果电池模型”等科学与趣味相结合的实验。

这些实验让同学们跃跃欲试,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的盎然兴趣,更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坚信信念。

图片4.png

 

生物组:


走出课堂,走进生物

本校讯(通讯员/韦国德、摄影/杨玉月、钟景娇)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12月30日,生物组在科技节中进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植物滴胶标本制作、ABO血型鉴定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的生物标本,利用显微镜认真观察微生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图片5.png




 

 

编辑:黄飞职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