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
本校讯(通讯员/费利萍、摄影/覃小莲)3月20日,语文组开展教研组活动。
活动上,陈燕灵老师作“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汇报。陈老师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宏观把握语文试题、设计精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得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六个方面作了详细深刻的汇报,构建了语文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总体框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陈老师还提到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学有所获。
数学组:
师生同考显真章,教学相长共进步
本校讯(通讯员/蒙锦早、摄影/卢功力)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3月19日,我校课程教学处组织高中数学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同考”活动。
考场内,教师们认真审题、细致作答。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此次考试,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师生同考”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检验,更是一次教学相长的宝贵机会。
此次“师生同考”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与学生同场考试,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试题难度、考试节奏以及学生的答题思路,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学生们也深受鼓舞,认为与老师同考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英语组:
聚焦语法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本校讯(通讯员/韦玲、摄影/韦玲)为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法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3月19日,高一英语组教师到2413班进行常态课教学听课活动。
本节课由韦小玲老师执教,以"情境-探究-应用"为主线,呈现了一堂兼具深度与活力的语法课,展现了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创新。
韦老师以一段贴近学生生活的短视频切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语法功能,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在核心环节,教师摒弃传统"填鸭式"讲解,创造性使用教材原句作为语料库。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归纳过去分词作状语时的用法功能。教师适时点拨,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表状态""表被动"等语法特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例中提炼抽象规则,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练习环节采用"基础巩固——综合运用的梯度设计。学生先回顾所学语法知识,再完成单句填空和改写题夯实语法规则,练习题的设计兼顾不同学生需求,使语法知识从机械记忆走向情境化应用。
本次常态课展示活动为语法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英语组将在后续研讨中进一步探索语法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政治组:
青春力量展风采、课堂技能献风华
本校讯(通讯员/何春柳、摄影/何春柳)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站稳讲台,继承和发扬政治组教师队伍的优良传统,3月19日,政治教研组青年教师袁剑英开展公开课。
课上,袁老师用两“郎”大战一审判赔2亿的案例导入,第一时间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一例到底分析两郎案例所涉及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等知识点,由浅到深,生动有趣。
本次公开课为组内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新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观摩机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政治组:
以考促教 教学相长
本校讯(通讯员/黎燕媚、摄影/黎燕媚)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不断加深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增强高考备考和日常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3月20日,政治组青年教师参加南宁市二模考试,老师们认真思考,规范作答。
此次同步考试,在于通过实战演练,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激发教师的求索性。
通过这次参加考试,教师们更清晰明确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历史组:
教研赋能 拔节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黄文艳、摄影/黄文艳)为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质量,聚焦课程创新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3月21日,高二历史备课组开展学期备课研讨会。
会上,备课组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4版)》为指引,围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展开深度研讨。组长黄老师指出,新学期将打破传统章节束缚,以“主题式单元”重构教学内容,同时,备课组计划引入地方史资源,结合南宁本土近代工业发展案例,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在地化特色。
备课组还提出创新设计“史料实证工作坊”,建议采用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模拟历史场景,鼓励学生以多元视角解读史料。
本次备课会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教学方向,更彰显了宏德历史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决心。
地理组:
集体备课,提高质量
本校讯(通讯员/冯爱良)为提高备课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月21日,地理教研组开展年级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内容主要由陆康明老师进行《城镇和乡村》内容的主备,在备课中,陆老师围绕着本节内容的考点、高考命题的方向和变化等问题进行充分解读及提出复习措施,而后其他老师进行提建议修改。同时组内老师还对不同层次班级备课策略进行交流和讨论,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师资培养处副主任孙有璋深入集体备课活动中,对备课组活动开展进行总结,他指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已逐步规范化,通过集体备课大家都有所收获,希望今后能继续迎难而上,保持优点,改进不足。
通过体备课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不但能提升教师的个人基本教学素养,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潜心研修,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课堂。
物理组:
五研六定,科学备课
本校讯(通讯员/梁剑财)3月19日,物理教研组开展教研会议。
会上,梁夏组长提出组内教师要遵守“五研六定”教学模式,通过“五研”(研课标、评价体系、教材、试题、学情)确保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深度对接,精准把握命题趋势与学生需求,实现精准化、系统化与高效化教学;通过“六定”(定模式、计划、评价、主讲人、作业、督查)细化责任分工与执行路径,形成分层教学、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强化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关键能力提升,优化教师团队协作与资源调配,最终实现备考效率与质量的双重突破,助力学生“教-学-考”一体化进阶。
化学组:
奋笔作答展实力 师生统考促成长
本校讯(通讯员/邓小兰)3月20日,化学组12名青年教师参与高三二模师生同考活动。
据南宁市高三二模考试时间和流程到达指定教室参加考试,整个考试过程中,老师们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认真审题、潜心作答、规范书写,展示了扎实的业务能力。
通过参加二模考试,化学组教师能像学生一样接受知识检测,了解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深入,发现自身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同时还能体验学生考试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教师参与统考后,会对试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与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推动化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提高整个备课组的教学教研水平。
生物组:
深耕精准教研,共筑生命课堂
本校讯(通讯员/刘文连、摄影/刘文连)3月18日,生物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由钟景娇老师在2303班进行以《目的基因的获取和筛选》为主题的公开课展示。
钟老师以"抗虫棉是如何诞生的?"这一生活化问题切入,结合多媒体展示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医药领域的案例,迅速点燃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浩瀚的基因库中精准捕获目标基因?"本节课的设计:内容紧凑,安排合理,思路清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轻松地突破了重难点。
随后,老师们来到生物实验室,纷纷各抒己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并对本次公开课内容在新高考中的考察方向和形式有了新的理解。
编辑:黄飞职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