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2025年“广西三月三”“清明节”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5.03.27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我们即将迎来充满民族风情的“广西三月三”和庄重肃穆的“清明节”假期。“广西三月三”是我们广西独特的文化盛宴,而“清明节”则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家风的重要时刻。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假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精神,现将2025年广西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一、放假安排

(一)广西三月三: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至4月1日(星期二)放假,与周末(3月29日、30日)连休,共计4天。

离校时间:3月28日(高一高二年级16:15开始错峰离校,高三年级17:05开始错峰离校)

返校时间:4月1日18:00前全体学生返校

(二)清明节:2025年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放假,共计3天。

离校时间:4月3日(高一高二年级16:15开始错峰离校,高三年级17:05开始错峰离校)

返校时间:4月6日18:00前全体学生返校


二、广西三月三习俗

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image1.png

1.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植物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2.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与中意的人对歌。

3.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4.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5.碰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寓意。

6.打铜鼓: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始终沿袭至今,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


三、清明节传统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image2.png

1.踏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吃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3.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将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4.扫墓祭扫: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四、安全教育

(一)文明祭祖防火灾

1.清明时节是森林火灾集中高发时期,家长带孩子祭扫时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自觉做到不携带火种进山入林,不燃烧纸钱香烛,更不要在山林中点燃明火、燃放爆竹、乱扔烟头等,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2.倡导以献一束花、清扫一次墓碑等无烟祭扫方式寄托哀思,真正做到绿色祭祀、低碳祭祀、文明祭祀、安全祭祀,减少环境污染、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3.家长孩子外出踏青时,也要注意用火安全,不在林区野炊、烧烤;野炊结束后将点燃的碳屑等余火彻底熄灭,清理干净周围杂物后再离开,避免发生复燃。

4.一旦发现山林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着火地点,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二)防溺水安全

 1.天气转暖,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2.孩子参加水上项目时,必须有成年人陪伴,乘坐观赏船、游船等,务必和孩子一起穿好救生衣。

3.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寻求大人相助,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并及时拨打110、119、120急救电话。

(三)交通安全

1.出行守规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信号灯,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

2.乘车安全:拒绝乘坐超载、无牌无证、农用车或改装车辆;乘车系好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均需佩戴头盔。

3.家长责任:自驾出行前检查车况,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孩子乘车时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

(四)外出游玩安全

1.出行前查询天气、路况等信息,做好合理的出行规划和准备。

2.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一定不能缺席。除了帮助孩子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穿救生衣等防护措施,还要注意看好孩子,以防发生突发事故。

3.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引发火灾。

4.选择正规景区,让孩子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5.带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时候,一定要提防蚊虫叮咬。如果带孩子到草地

(五)饮食安全

1.卫生习惯:不吃“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物;春季慎食野生蘑菇、野菜,避免中毒。

2.健康饮食:节日期间忌暴饮暴食,少喝含糖饮料,注意营养均衡。

(六)网络安全

1.文明上网,不要利用网络传播、散发一些不正当、不合法的言论与图片,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2.筑牢“反诈”意识,告诉孩子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短信、邮件、网站中的不明链接,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一定要多方证实,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发现可能涉及诈骗,立即报警。

常见诈骗手段提醒:

游戏交易诈骗:以“低价卖皮肤/账号”或“高价收购”为诱饵,诱导支付或窃取账号。

冒充熟人诈骗:盗用老师、亲友身份,通过社交软件借钱或要求转账。

刷单兼职诈骗:宣称“轻松赚钱”,先返小利后卷款拉黑。

虚假中奖诈骗:谎称“中奖”,需交“手续费”才能领奖。

(七)汛期安全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假期期间各地大多都已进入汛期,家长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做好孩子的汛期安全教育:

1.如遇天气异常变化,教育孩子尽量减少外出,减少户外活动,注意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

2.如果在外出时遇到暴雨,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助。

(八)心理安全

1.假期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

2.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

3.家人之间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宽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创建温馨家庭氛围,构建和谐幸福家庭,让孩子体验居家快乐。

(九)防欺凌、防性侵

1.参加社区或朋友组织的活动时,要有家人陪伴或在公开、安全的场所进行。

2.不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不组织或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3.不要在网络上散布他人的隐私信息或参与网络欺凌。

4.家长要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日常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社交情况和人际关系,鼓励孩子分享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5.关注孩子的手机和网络使用情况,避免接触不良内容,并教导他们识别网络上的潜在危险,例如隔空猥亵和裸聊等性侵害。

6.做好孩子校外监护责任,关注孩子行踪,交友情况,教育提醒孩子一定要爱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提醒孩子遇到欺凌、性侵事件时要迅速呼救、想方设法逃离现场并及时告知家长或报警处理。


三月三是广西的民俗节日、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衷心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与孩子共度一个温馨、有意义的三月三、清明节假期,让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以延续,让爱与责任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顺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