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个性化复习在高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2022.05.18

个性化复习在高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邓利琴
广西南宁市东盟黄冈中学  530001

摘要:高考制度改革与新课改之间呈现出交互关系,因此,在贯彻执行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新高考的影响力,继而从新高考的角度去审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基于此,以下对个性化复习在高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个性化复习;高中语文复习;运用研究

引言

高考语文学科复习,简单来说就是语文教师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根据当前学情,将语文学科繁多且纵横交错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进而掌握高考应试技巧。

一、在古代诗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古代诗文的阅读最大的难点是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不够,无法正确、全面地文本内容,从而错误地理解文意和诗意。而文言知识的积累最有效的方法是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如文言实词本义联想法推断词义并记忆词义,字形推断法、结构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就是思维发展的结果,能够多种方法灵活运用是学生思维习惯的体现。古代诗歌鉴赏相较于文言文难度更大,问题出在诗歌语言的含蓄、蕴藉和凝练上,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更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而对于古人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社会特点、典故旧例等的了解是诗歌阅读的前提,对于诗歌结构、音韵、格律等方面的知识的积累是诗歌阅读的基础,对诗歌类别、手法技巧等的掌握是诗歌阅读的手段,而这些知识的熟练运用就是诗歌阅读思维形成的基本要素。要想形成有效、灵活、敏捷、深刻的诗歌鉴赏的思维,知识的积累和熟练是必须的,在这个基础上,调动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验,能够回到诗歌创作的时代和社会去体味,又能够联系自身的经验深入理解,最终读懂诗意、置身诗境、揣摩诗味、感受诗情。更重要的一步是举一反三,以积累的相关知识、方法、思维为原点,形成辐射,去引领自己读懂更多的诗歌。

二、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思维能力发展属于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板块,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学生都能够妥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良好思维能力的表现。如在《咬文嚼字》精讲精练之后,学生渐渐对文学评论的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知道了如何阅读这样的文章,对此类文本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此时教师会将《谈中国诗》引入进来,让学生自由品味,进行精细化的评论,这样就可以架构良好的思维锻炼场景,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中。

三、从为“考”而写转向为“我”而写

在写作动机上,高考语文作文要实现从为“考”而写转向为“我”而写。在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内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化到写作上则体现为“我”而写的价值理念。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为旨归的为“我”而写的理念,能够唤醒心灵思想、激活创新思维。独立主体“我”的表达热情是开发写作主体能动性、催生写作主体表达的源动力。从个性发展来看,为“我”而写是指遵循自我内心的原则去写。写作强调从“我”的角度审视问题,写出“我”的思考和看法。“我”的趋向是成为一个成熟的“思考者”。长期的应试教育遮蔽了写作课程的价值本质,师生往往坠入“为考试而写作”“为写作而写作”的陷阱。相较于为“考”而写的外在动机,基于心灵抒发的为“我”而写的写作理念顺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明确了写作是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学习过程。从写作的本质来看,写作是基于“我”的理性且富有逻辑的书面表达,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我”的思维在语言上的展开过程。基于独立人格基础的为“我”而写是激发写作主体驾驭思维和语言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我”的内在思维的演绎是外在语言表达的根基,有思维的深化才有语言的丰富化;另一方面,“我”在寻求语言表达的同时,也推进着“我”思维的演绎。

四、科学确立复习目标,精心选择复习内容

教师要精心选择复习内容,使知识有效地传播、反馈、再生、升华。教师应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一是针对性,复习内容要贴合复习目标,避免出现随意且盲目复习的现象;二是典型性,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要注意涵盖所学知识点,并保证学生通过多次练习理清考题规律,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文言文时,要关联高考语文考题中极易出现的重难点字词,使学生在概括并理解选文的同时,仔细体会其中的意味,最终形成启发感受,使复习全面、深入

五、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新高考考核的重要方向,比如,要求学生对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赏析,找到其差异,确保学生审美意向和审美品质得到锻炼。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鉴赏课程的开展,鼓励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国内外名篇,在大量的积累、探讨及赏析中,确保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并且慢慢地将这种审美态度融入创作实践中去,以锻炼创新能力。

结束语

考语文复习既有法,又无法。“有法”是指教师可以对语文学科规律、考试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复习效果。“无法”是因为复习方法并非一成不变、机械的,而是会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教师要想提升高考语文复习效率,就要掌控好练习与测试的难度与密度,及时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由“被动复习”转变为“主动提高”,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芸.高考语文复习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5):41-42.

[2]张华.个性化复习在高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J].新智慧,2020(16):64.

[3]张连娟.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教学对策研究[J].新课程(下),2019(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