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苏轼的悲郁与超旷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小微专题教学
2024.05.28

【摘要】本设计为联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微专题研究,要求学生能以相对活泼的形式展现本组对苏轼“悲郁与超旷”精神的探究,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研读。第一、第二课时,教师在文本研读中指导学生完成微专题学习方法指导;第三课时,各小组汇报微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群文阅读;任务支架;任务学习;微专题探究;核心素养

【预习任务】

分组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1)乌台诗案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因及对苏轼的影响;(2)苏轼一生“三起三落”的经历、诗文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赤壁与赤鼻矶的区别与联系;(4)《中国古代文学史》《东坡全集》《四库全书》等文献中有关苏轼的条目;(5)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精神;(6)东坡肉的由来;(7)《赤壁赋》中的客人是谁?(8)阅读《定风波》、《后赤壁赋》。

1、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学习资料理解诗歌主旨。

2、参照注解,反复诵读《赤壁赋》,初步感受苏轼的“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3、梳理《赤壁赋》中的并列对称式词汇,探究其遣词造句特色。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1:文化知识漫溯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专题搜集文献资料综述,再派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本组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组1)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叫念奴的歌伎。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等十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等。

(组2)赋是一种什么文体:复试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组3)东坡肉的由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得罪了朝廷而被降职,下派到湖北黄州,到了黄州后他自称为“东坡居士”。百姓为了感谢他的功德送了些猪肉给他,苏东坡收到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并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苏轼将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河道民工后大家都赞不绝口。后来便以他的名字将此肉命名为“东坡肉”。自此东坡肉不仅成为一种美食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成为他善制民生的一种体现。

学习活动2:诗文用典探究

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结合参考资料,探究诗中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1)通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提出阅读上的障碍与疑惑,概括他们各自的主旨。

参考:

第一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身坎坷身世的感慨,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这首诗借怀古抒情,用豪壮的情调称颂古之英雄的丰功伟业,表达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怀才不遇,亦未曾失去的旷达心志。

第二篇:此文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之中,提出了“人生意义何在”这样一个哲理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力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分组梳理诗文中典故,讨论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见表1)

QQ截图20240528155901.jpg

(3)说说苏轼诗文运用典故的特色。

参考:苏轼的一诗一文运用了10余条典故,从中能够看得出他对人生的思考主要有三对人生矛盾:①、出仕与隐退、②、理想与现实、③、宇宙与人生。从中也更能够看得出他广泛吸纳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博采诸家学说思想之机妙。儒、释、道三家思想不仅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有重要影响——由悲郁走向超旷,还在其文学观念的行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习活动3:山水哲理情思融合

探究:苏轼的诗文是如何将山水与哲理情思结合在一起的?诗文中的“山水”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里的山水有什么不同?苏轼是如何看待山水与哲理情思的?

明确:在苏轼的诗文里“山水”是“哲理情思”的外化,观“山水”是为了阐理明情,引发联想。“山水”本身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更谈不上山水与自我的交融;而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里的山水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诗人往往将自己丰富而蕴藉的情思融入山水之中。与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相比,苏轼没能够发现山水的独立的审美价值,他将山水视作哲理情思的外化,借由观山水来阐理明情悟道。

学习活动4:发现对称之美

(1)通读《赤壁赋》画出文中并列对称结构的语言表达(词语、短语、句式)

明确:

对称式词语:渔樵、鱼虾、麋鹿、天地、盈虚、消长、肴核、杯盘。

四言短语:冯虚御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正襟危坐、月明星稀、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洗盏更酌。

句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破荆州,下江陵。

(2)探究大量使用并列式对称词语、短语和句子背后的原因。

参考:①、《赤壁赋》中就大量使用了对称性的词语和短语,是因为对称是辩证思维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符合人们对对称性的追求;语义结构对称的词语和短语显然比非对称的词语和短语更易于认知。②、《赤壁赋》中大量使用了对称性的句子,是因为对称句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能够实现通感,将感觉与情绪具体化,有助于文章语言平衡对称美的实现。③、受“骈赋”的影响。骈赋的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技巧出新,炼词熔典,多用虚词,词气通顺,行文流畅,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成文,音韵自然和谐。④、《赤壁赋》在语言形式上,运用了骈偶句式,整散结合,句式参差,音韵跌宕,给人一种雄健豪放的感觉。

反复朗读,琢磨这些词语在音韵美和文学性方面的表达效果。

学习活动5:情感结构探微

分小组探究本文在情感表达与结构模式上的对称平衡之美。

【组1】《赤壁赋》中的情感表达不是一味的吟咏欢乐或慨叹悲伤,而是让乐、悲、喜这三种情感达成巧妙的平衡。作者的情感有着由乐到悲再到喜的起伏变化,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组2】《赤壁赋》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也形成对称平衡,先写赤壁的自然景色和作者游玩的感受。(侧重叙述、描写)再写作者的心情由乐转痛转悲。(侧重抒情)第三部分写苏子答客,借水与月论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侧重议论)末段照应首段,文章由悲而喜。(侧重叙述、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在文中达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给人一种美感。

【组3】《赤壁赋》中的写作对象上的动态平衡,本文在人物描写上思考了自己和客人的生存方式,形成了空间上的平衡;首段写游玩时快乐的心情,末段又由悲伤转为喜悦的心情。这样的描写对象也具有平衡的美感。

【组4】《赤壁赋》中在景、情、理的处理上也体现了浑然天成、妙合无垠的对称平衡,如:多层次、多角度写景;多侧面、多维度抒情;多源头、多相度悟理。苏子此时虽身逢贬谪,却在文化事业上建树颇多。中国儒家思想对他的深层浸染,景、情、理的完美平衡,当是他情感世界和理性世界相统一的最本质的一座殿堂。

学习活动6:微专题研究成果展示

出示评价量表,理解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见表2)得分情况评选微专题研究优秀小组。

QQ截图20240528155918.jpg

小组展示:

[组1]《简析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有仕途影响和文学影响。①、仕途影响:乌台诗案之前,苏轼的仕途才刚刚起步,对于政治生涯,苏轼充满了憧憬,作为政治家,他经常忧国忧民,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贡献与国家,拯救万民于水火。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仕途经历了转折点,注定了难在仕途有所大的建树,这时的苏轼将满心的为国分忧转换到更为宽广人文情怀上。②、文学影响:乌台诗案前,苏轼的作品还是放在朝廷上、国家大事之上、政治上。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作品题材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百姓疾苦,忧国忧民,游山玩水成了新的题材。

[组2]《简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苏轼的诗歌立意高远、深邃独到、运思巧妙、挥洒自如、机趣横生。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诗歌中。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超旷的思绪。

[组3]《简述苏轼人生经历》:苏轼一生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苏轼二十二岁参加科举考试后便名震京师,步入仕途后逐步受到重用;苏轼反对变法,因“乌台诗案”被贬去黄州;新法废除后,司马光成为宰相,苏东坡东山再起,升为正三品官员;苏轼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请辞外放;苏东坡再回朝廷,职位频繁调动;到宋哲宗亲政时,苏东坡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儋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在他人生经历重大转折后写就的传世作品。真可谓是“诗人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组4]《简述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两篇诗文均被选入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人教版)。继续滋养着、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组5]《简介赤壁与赤鼻矶的区别与联系》:赤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州市城西北江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赤壁。赤鼻矶位于黄冈市赤壁山最西端的前沿部位,它由赤壁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长,数十米宽,状如赤壁山悬挂的鼻梁,通体岩石,颜色赭赤,古时直插江底,形成矶头。赤壁,历史地名,指的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鼻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所以,本小组经过商讨后,大胆预测: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不可能不知道赤壁与赤鼻矶的区别,而是有意抓住赤壁与赤鼻矶的联系,从而由地名引出人名——周瑜,以便于把自己和周瑜进行对比,引发自己的无限感慨,情感由积极变得消沉,充分体现了“悲郁”的一面。这与他当时的处境是相吻合的,言为心声。

[组6]《<赤壁赋>中的客人是谁?》:有的资料显示《赤壁赋》中的客人是他的好朋友杨世昌,因为写前后赤壁赋的时候,食宿是最困苦的时候,他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变相软禁。当时他在黄州只有杨世昌和张怀民寥寥几位好朋友,前赤壁赋里面的客就是杨世昌。其实赤壁赋中的那个客人就是苏轼本人,只是他另外一种人生想法和对待生命的态度。苏轼一生一直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的不得意转变成了一种失望精神,以物喜,以己悲,感叹人生苦短。连曹操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更何况他,但就算是不得志,就算是生命苦短,我依然是我,我仍然会心忧天下苦中作乐,在思想上进而达到一种“超旷”的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这不失为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当然,真的,是真的阅历不够,背诵默写还行,我们小组的同学经过反复的讨论还是不明白文中客人的愁之处。不免私下揣测是不是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东坡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连贯的,所以,人啊,珍惜当下,就挺好。没必要在那多愁善感,烦闷悲郁。要学会遗忘,要学会释然,要学会超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