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2021.12.07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作者:南宁市东盟黄冈中学  钟景娇

注:本文已经被省级教育期刊《试题与研究》录用,将于2022年3月公开刊登发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基于高中生物知识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存在畏惧心理。高中生物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分层导学案的利用具有一定的成效,高中生物教师要对分层导学案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分层导学案的利用方法,切实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分层导学案的定义,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导学案的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分层导学案;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教学目标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在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储备大量的知识,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实践的能力,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提升。我校在生物教学中已经利用分层导学案开展教学,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反响较好,生物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分层导学案的应用,使其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深入解读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培养方向。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尤其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在高中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这种差异体现在生物学习中大致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学生属于基础层。这个层次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生物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控制力差,在生物学习中没有给自己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这样的学生长期发展下去会对生物课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第二层的学生属于提高层。这一层的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他们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但是都不强烈,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强化。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提升较慢。第三层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表现的比较优秀。他们不仅具有很强烈的学习动力,而且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能自主进行学习。他们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生物学习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生物学习的差异化,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实现每个学生学习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最优化的方案[1]。

(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教学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主动学习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分层导学案的定义

关于分层导学案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学术界对其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把分层导学案看做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案,这种学习方案的实施需要基于学生的各种因素把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依据方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逐渐构建知识体系。分层导学案在具体的实施中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分层性的特点。另一种把分层导学案定义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依据分层教学的思想借助提前制定的导学案开展教学,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综合以上两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把分层导学案定义为学习方案还是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居于学习主体地位。分层导学案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依据综合性因素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笔者基于自身对分层导学案的理解,把它定义为一种融合分层教学思想的学习方案。要想把这种方案具体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合理的把学生分层,然后根据不同的分层来编制导学案。教师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展时让学生明确自己层次的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生依据此进行具体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在课堂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和针对性指导。利用导学案分层学习有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

三、分层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使用分层导学案开展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遵循双主性原则

分层导学案设计遵循双主性原则就是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具体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具体的重点、难点内容。另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探究题目和小组合作探究内容等。这样有利于逐步完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让每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都能有所收获。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导学案的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学生最优化的分层。这样的合理分层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分层导学案的双主性原则有利于提高分层导学案的实施效果,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2]。

(二)遵循全面性原则

分层导学案虽然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但却是着眼于全部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利用分层导学案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对学生的教育更加公平,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反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公平对待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但是仔细分析起来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差距会越来越明显。在这种统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自觉的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这样位于中下游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以上对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分层导学案模式能最大化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明显感受到自身学习的进步,提升学习的自信心,逐步进入到高一层的学习。

(三)遵循探究性原则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分层导学案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以及重难点教学都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或者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在设计“细胞内环境和外环境”分层导学案时可以把细胞的内环境比如一个班级,把细胞的外环境比作学校,这样学生更好理解细胞内外环境的区别。在设计探究题目的时候不宜太难,要循序渐进,否则容易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探究题目,这样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对相关问题都能达到一定的理解目标,实现不同层次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导学案的实践策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分层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利用价值,那么分层导学案如何具体实施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呢?笔者基于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认为分层导学案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预习部分、课堂讨论部分、课后巩固部分。笔者以人教版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构建”为例来说明分层导学案的实施。

(一)课前预习部分

教师在实施分层导学案教学时首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学生分层,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B层学生为各方面能力处于中等的学生。C层的学生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其中A、C层的学生大约要占到全部学生的一半。教师合理把学生划分层次后,然后根据本节课要讲授的“生态系统结构”内容制定导学案的具体内容,比如不同层次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等。教师要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带着不同的导学案进行预习。对于A层学生来说,学习“生态系统结构”这部分内容能够归纳出知识的层次,明确生态结构的内容,能在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中把各种生物归类。B层次的学生依据导学案明确哪部分内容自己学习有困难,并标记出来在教师讲解时着重学习。C层次的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画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教师就容易看出对这部分学生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课前预习,教师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尽量多的获取一些反馈信息。教师掌握的反馈信息越丰富,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会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分层导学案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前预习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设置导学案具体内容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课前预习使导学案充分发挥了导学的作用,又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主体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认知。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环节,确保课前预习的质量[3]。

(二)课堂讨论部分

课堂讨论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具有探究价值或者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而开展。对于一些最基础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讲“生态系统构成”这部分内容时,对于生态系统所包括的四个组成部分这种最基础性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抽查C组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判断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小组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比如对于A层次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所学习的本节课的知识,画出具体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食物链的图片,让他们对这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进行分辨,分辨出不同的营养级。对于C组学生来说让他们探究生态系统结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与引导,让学生的探究不至于遇到较大的困难无法开展。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与评价,让不同层次小组学生明确本小组讨论结果的质量,反观自己在讨论中的表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在后期的学习中加以改善[4]。

(三)课后巩固部分

课后巩固也是整个分层导学案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或者是课堂讨论中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在课后依据导学案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后再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使学习过的知识加强前后联系,还能对本节课的内容加深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要确保完成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另外,学生对于导学案的内容还能进行补充,扩展或者是深化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对导学案进一步完善后教师要把不同层次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认真进行审阅。这个环节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找到不同层次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然后安排合适的时间集中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或者是针对个别学生在整个分层导学案教学的表现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分层导学案的学习中[5]。

结语:高中生物利用分层导学案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切实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分层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在长期的分层导学案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分层导学案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能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在开展生物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在导学案设计方面也要有所侧重,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提高导学案的设计质量,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凭借,提高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小燕. 高中生物导学案差异化和分层优化设计实践[D].重庆三峡学院,2019.

[2]谢仕波.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8(20):96-97.

[3]张梅.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导学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4]张巧叶. 高中生物学案导学中的分层教学:设计、特点与实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晁丽强. 高中生物分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